邮箱: @ 密码:
>> 社员风采 >> 院士风采
潘建伟:一个不断缔造传奇的九三人
发布日期:2016-01-15 来源: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
【字体: 【颜色: 浏览量: ...

“我至今能清晰地记得,1996年我留学奥地利,第一次见到我的导师塞林格教授时,他问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你的梦想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在中国建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实验室’。”

2016年1月8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大礼堂,整个会场上鸦雀无声。九三学社中央常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度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奖项目——“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第一完成人潘建伟代表获奖人员的发言,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当他说出广大知识分子的心声:“这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伟大时代!”时,全场共鸣的掌声经久不息。这掌声是鼓励、是肯定、也是共识。

潘建伟是一个传奇人物。他和他的量子世界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媒体和众人眼球。顶尖科学家、最年轻院士、量子世界领跑者、“潘之队”的领头羊等等,这些是他的传奇所在,也是他的新闻点,于是各种“解码”、“探秘”见诸报端。

他为何会成为一系列传奇的缔造者?因为他对祖国的挚爱,因为他对科学的痴心,也因为他作为九三人所秉承的优良传统。

前沿领跑,终将捧起量子世界“圣杯”

对于普通人而言,量子这个词汇耳熟能详,但是要去深究和理解它的物理意义:何为“量子纠缠”,何为“量子隐形传态”,何为“量子密钥分发”,何又为“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那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就是“烧脑”。即使有热心而智慧的科普工作者,让白云大妈开口,将量子隐形传态如大象放进冰箱一样分成三步,依旧跟薛定谔箱子里的猫一般,死还是活,懂还是不懂,可能是困惑一辈子的问题。

就是这样一个“烧脑”的领域,潘建伟却乐享其中并轻松“玩儿转”。

潘建伟与量子结缘还要追溯到近30年前,17岁的他进入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学习,与量子力学一见钟情,便开始了与之剪不断的“纠缠”。如潘建伟自己所说:“量子力学所预言的种种奇特现象,以及量子力学诞生100余年来对人类物质文明进步所带来的巨大变革,使我对量子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探究量子世界的各种奇妙现象成了终生的奋斗目标。”

潘建伟沉浸在物理规律所带来的安适中,孜孜地汲取着知识的营养。从国内到国外,当走到前人铺就的光明之路尽头,他便站到了量子世界最前沿,开垦着属于自己的处女地。

2001年,潘建伟重新站在祖国大地上,回到自己的起点——中国科技大学组建实验室。克服基础设施薄弱和人才储备不足的困难,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他的研究组作为第一单位在世界权威杂志《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7篇论文,而当时国内高校在该杂志一年也发不了几篇。

行至今日,潘建伟团队在成长过程中收获了一系列让人惊艳的研究成果,屡创世界第一。首次实现五光子纠缠和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形传输;首次实现16公里自由空间量子态隐形传输;首次实验实现了八光子薛定谔猫态;利用八光子纠缠,首次实验实现了拓扑量子纠错;首次实验实现了百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首次实现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获得的科研荣誉也不胜枚举:1次入选英国《自然》杂志评选的年度十大科技亮点,2次入选欧洲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国际物理学重大进展,3次入选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国际物理学重大事件,7次入选由两院院士评选的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海外权威杂志纷纷对潘建伟的团队给予高度评价:“中国科大——因而也是整个中国——已经牢牢地在量子计算的世界地图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在量子通信领域,中国用了不到10年时间,发展成为现在的世界劲旅,将领先于欧洲和北美……”

2016年,对于潘建伟来说又是不寻常的年份。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上天、千公里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工程“京沪干线”开通,这将是他打响的“双响炮”。届时天地联动,一个雏形的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络就此形成。

除了量子通信,潘建伟和他的团队还在量子计算、量子模拟和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深入开拓,目标明晰。例如在量子计算方面,处理波色取样等特定问题上,5年内达到商用CPU计算能力,10年内超越“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这样的目标意味着什么?用潘建伟的话来说就是量子世界的“圣杯”,他和他的团队终将捧起。

血脉相继,以九三精神引领传承

2003年底,在九三学社十一届二中全会上,时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王选将一份30多人的名单交到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手中。这份名单是王选下了很大功夫,在当年获奖的中青年科技人才中反复斟酌后拟定的。潘建伟是这份名单上的第一人。王选建议,把名单上的人作为九三学社重点培养和发展对象。王选对韩启德说,“我可以断定,他是一位顶尖的科学家,我们要赶快去发展他。”此后不久,在韩启德和王选的直接关怀下,潘建伟跨进九三学社大门。

2014年,潘建伟被九三学社中央授予首批十大“九三楷模”之一。他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他在世界科技之林为中国赢得了一席之地。他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骄傲,他是15万九三人的自豪。” 九三学社能拥有这样一位优秀成员,当感谢王选的心怀九三和慧眼如炬。

在九三学社的历史中,有这样一大批先贤,如周培源、邓稼先、茅以升、师昌绪等,他们几乎都有同样的经历,那就是放弃海外优渥的环境,毅然归国,将生命和才华悉数倾倒在故土。和先贤们一样,潘建伟也因为心中的家国情怀,做出与他们同样的抉择,这位将“建设伟大祖国”作为名字的科学家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人在国内也可以做很好的‘科学’。”

2009年秋天,正在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做实验的陆朝阳收到了导师潘建伟发来的一条短信:“我正在人民大会堂看《复兴之路》,感慨良多,希望你能努力学习,提升自己,早日学成归国,为民族复兴,科大复兴尽力”。这段话让陆朝阳至今记忆犹新,更加坚定他要回国效力的信念,明确了他作为一位中国科研工作者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像陆朝阳一样,被潘建伟推荐出去的学生不止一个。把他们送到世界上最领先的研究小组深造,学习国外先进理念和技术。学生学成以后,尽管国外有优越的条件待遇,但是潘建伟有魅力把他们吸引回祖国工作,组建成国际一流的团队。

陆朝阳回国了,在潘建伟团队中独当一面。这名28岁的中国科技大学教授,相继入选中组部首批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和上海市“千人计划”,主持国家、科技部、中科院等各个级别的重要项目,成果丰硕。“包括我在内的研究组许多老师,以前都是潘老师的学生,现在虽然毕业了,并且和潘老师一起工作,说起来算是同事了,但是我们心里总是尊崇他为导师、学术核心和精神领袖。他那里,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学生时代的陆朝阳跟随着潘建伟的脚步,之后又成为潘建伟的同事,并肩协作,共攀科技高峰。2012年,陆朝阳加入九三学社,他们又在政治信仰上站在了一起。

潘建伟是量子世界的一面旗帜,堪称中国该领域的制高点,他以科学的魅力,将一批青年才俊招揽麾下;他已经成为九三学社的一面旗帜,以自己的人格和精神感召和引领身边的后起之秀投入到九三大家庭中,将爱国民主科学的血脉代代传承。

锦上添花,荣誉簿中再增浓墨一笔

翻开潘建伟的荣誉簿,可谓硕果累累、灿然夺目。

2003年,奥地利科学院施密德奖(Erich Schmid Prize)。此奖为奥地利科学院授予40岁以下的青年物理学家的最高奖,两年一度,每次1人。

2004年,第十五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2005年,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Fresnel Prize)。此奖为欧洲物理学会授予在量子电子学和量子光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青年科学家。

2006年,第六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2008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  Young Affiliates(通讯院士)

2010年,全球青年领袖。

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物理学部)。

2012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2年,国际量子通信奖,成为获此奖项的首位华人物理学家。

2013年,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今年,潘建伟团队荣获2015年度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该奖项被认为是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奖,旨在奖励那些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作出重大科学贡献的科学家。华罗庚、吴文俊和钱学森等曾获此殊荣。但是,由于该奖项的评选极其严格,过去15年中,这顶桂冠有9次无人摘取。

该奖项还拥有一个有趣的记录,即获奖年龄最小,此前的保持者是49岁,且已经近10年无人打破。作为该项目第一完成人,潘建伟以45岁的优势,创造了新纪录。这是继他成为最年轻院士之后的第二个“最年轻”。

荣誉加身,并没有成为潘建伟放慢脚步的理由,他将带着紧迫的使命感,继续披荆斩棘。很多人预言潘建伟和他的团队很可能成为争夺诺贝尔奖的劲旅,对此潘建伟认为,屠呦呦先生获奖之后,也许要不了10年,中国科学家得到世界最高荣誉肯定将会越来越相对常态化。我国物理学、生命科学等领域都将有比较好的成果。

最近,潘建伟又被媒体赠予了一个新的称呼——“中国男孩”,其意自然是指潘建伟和他的团队均为“70后”“80后”青年才俊,但是年逾不惑的他似乎也确实离男孩的概念有点儿远。但细思之,却能悟出另一层深意,若没有对国家的赤子之心,没有如孩童般的执拗解开一个个科研疙瘩,又怎会有今天的成就?

潘建伟,一个以爱国情怀、民主氛围、科学手段为“秘钥”洞开量子世界的九三人,必会将量子带入普通大众,惠及国家和人民。(刘晓卿)